本学期,数学教研组紧密围绕“深化教-学-评一致性,聚焦核心素养落地”的指导思想,以结构化教学改革为核心,通过九次主题化、系列化教研活动,全面提升教学质量与教师专业素养。现将工作总结如下:
一、教学质量提升
1.教材深度重构
系统解读一年级教材变革:整合“进位加/退位减”单元,优化数概念教学路径,减轻新生适应压力。
强化核心原理教学:通过“相同单位相加减”“计数器操作”等策略,夯实运算本质理解,一年级计算正确率达92%。
2.课堂实效突破
推行“教-学-评”一致性实践:
陆宇东《加法运算律》、周嘉宇《解决问题的策略(转化)》等示范课,嵌入评价任务,实现“目标-活动-反馈”闭环;
薄弱环节攻坚:实施“数量关系天天练”“每周思维挑战”,中高年级应用题得分率提升10%。
教师专业成长
1.教研活动深化
专题研讨:覆盖“数感培养”(于潇静《认识100》)、“图形转化”(平行四边形的面积)、“运算本质”(徐建文专家讲座)等核心主题。
同课异构探索:于潇静与王佳文同授《认识100》,共研数感培养路径,获李新名师工作室高度评价。
2.专业能力提升
竞赛促成长:命题能力大赛编制四年级期末卷,3份作品入围区级评比;基本功竞赛强化解题、教学设计能力。
专家引领:徐建文主任剖析“四则运算本质”(加法四阶/乘法四维模型),凌建青老师指导期末精准复习方法。
3.青蓝工程推进
新教师专项培训:通过陆宇东《平均数》、马静《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》示范课,结合凌老师“教材溯源”复习策略,加速新教师成长。
三、努力方向
1.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专业基本功还有待进一步提高。
2.听课及评课的基本功仍有待于进步,对于听课的方向、听课前准备以及听课时所要观察的要领还不能很好地掌握;再者我们评课仍较停留在点上,未能从全面的进行综合分析评课。
3.理论水平仍存在着欠缺,在接下来将鼓励教师多读读教育刊物,多写写教学反思,以进一步提高理论的素质,以理论来指导、武装我们的实践,引导更多的老师积极主动参与教科研究,形成一支学习型、科研型的教师科研队伍。
一份耕耘,一份收获。在过去的一个学期中,我们组基本上完成了预定的任务。虽然以后的任务会更艰巨,但我们会一如既往,再接再励,把工作搞得更好,争取在各方面取得更好成绩。
“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,而是点燃一团火。”本学期,教研组以结构化教学为桨,以创新实践为帆,在“教-学-评一致性”的航程中深耕不辍。展望新学期,我们将持续聚焦核心素养,深化资源建设,优化分层机制,为点燃每一个学生的数学思维之火奋力前行!
- 上一篇:没有了
- 下一篇:示范·引领·指导——吴江区小学数学学科中心为新教师成长精准导航...